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51章 苦讀、捷徑

關燈
見陸秀才臉色有些不對勁, 林毓雋也不說告辭了, 又重新落座, 要好好掰扯掰扯到底是怎麽回事。

他道:“學兄也是明眼人,有些事學弟不說, 學兄也知道。舍弟當初是任性頑劣了些, 又不服約束管教,加之被一些人引誘著越發浪蕩, 闔家沒有不又急又恨的。可不管他頑劣還是不服管教, 舍弟卻絕對不是好淫之徒。家祖母也曾表示給他收房嬌美丫頭, 或者另娶一房聰慧標致的閨秀, 大秀自己都拒絕的。如今他的心思,全然都在讀書上面, 不曾有半點風流好色之事, 若是學兄聽到什麽,還請開誠布公。”

看來小九讓自己來跟陸先生說說話是有原因的,這孩子心眼兒倒是多, 只是受了委屈也不告狀難免讓人想多疼他幾分。

林毓雋是生員身份,他這般說,可信度自然大得多。

陸秀才信了大半,點點頭, 道:“這般的話那也有些蹊蹺了,有人說大秀央求家人為他續弦一門聰明能幹,心胸開闊,能和他一起撫養教導兒子的女子, 再三強調相貌沒關系,一定要大度。有人就將話送到了我三弟弟媳家裏,言說大秀似乎看上我那侄女雲霞,想要求娶。”

“竟有這等事!”林毓雋憤然拍案,他向來都是溫和儒雅的,極少有著急惱怒的時候,現在卻十分氣惱,“不知道什麽人居然在外面敗壞舍弟的名聲。舍弟如今浪子回頭,一心只讀聖賢書,不曾有半點放浪,這個學兄也看在眼裏,自然知道的。”

他這麽一說,陸秀才也不得不表態,同意他的意見。

其實也的確如此,自從林大秀入學以來,陸秀才每日都在觀察他,他的確專心讀書,除了他兒子和書本,他似乎沒有什麽在意的。

甚至不客氣的話,至聖先師對他來說也就是一幅畫而已。

原本他對林大秀印象極好,這樣俊美的少年,又肯讀書,精心栽培幾年,到時候生員資格是一定的,說不定二十五歲之前就可以中舉,三十五歲之前就可以中進士的!

哪裏知道突然就得知這個消息,那日三弟媳親自來的,說是拜會二嫂,其實是來打聽林大秀的事情。

有人跟她提這事兒,她認識林大秀也不是一天兩天,對林大秀印象極好,很樂意這門親事。女兒也偷偷地看過林大秀很多次,甚至制造了好幾次偶遇,並說林大秀對她也頗有好感,想必提親之事是真的。

她想讓母親主動去和林家攀談試試,找機會將此事點破,也好定了這麽親事。

雖然林大秀有兒子,可她不介意幫著林大秀帶孩子,甚至願意答應等林重陽大一些再要自己的孩子。

只是陸三娘子覺得有點不踏實,特意來問問大嫂和大伯。

當時陸秀才就氣得要命,嚴令不許陸雲霞再跟林大秀私下裏見面,更不許私相授受。

在他將事情打探清楚之前,讓陸三娘子稍安勿躁。

林家已經認了林重陽將其上族譜入戶籍的事情陸秀才自然也聽人說了,也知道林家遮醜的辦法就是承認了林大秀和那個女人的婚事。

既然如此,說什麽續弦的話?還打上他們陸家的主意?

只怕林大秀也是仗著雲霞傾慕他,就想著將她哄上手,然後讓她幫忙養孩子吧。

他又私下裏打聽一下,從一些人那裏打探到更多消息,林大秀父子回林家堡,如今可是春風得意,大有要將繼母逐出家門的囂張架勢呢。

因為他先入為主,以為林大秀故意勾引自己侄女,後面打探來的消息,自然是越發對林大秀有偏見,不但順了別人的話頭聽,甚至還腦補了不少東西出來。

只是他也自持身份,雖然聽了不少,卻也不曾在外說過林大秀一丁點不好,只是每天得空就盯著那父子倆琢磨而已。

看得林重陽直發毛,懷疑他是不是來了那幾天,懷疑自己是不是得罪他了呢。

所以有時候敏感並不是多疑。

林毓雋起身行禮,鄭重其事道:“不管學兄聽到什麽,學弟都以家父和在下的聲譽擔保,舍弟並無此意。”

不管人家說什麽,無非都是詆毀他見異思遷、風流好色、在家霸道等等,除了這幾樣,其他的也沒什麽好編的,說他行為無狀,現在大家都看眼裏,說他不忠不孝,有老太太鎮著呢,她都接連跟親朋誇林大秀浪子回頭是至誠至真的大孝!

所以別人如果還敢說什麽,那不是打老太太的臉麽。

除此之外,還真沒什麽好詆毀的。

陸秀才見他如此肯定,便趕緊挽著林毓雋落座,“學弟不必如此緊張,學兄也不是那等狹窄之人,更不會耳根子軟聽人家說幾句就當真。只是侄女那事兒,讓我不得不小心,萬一有個差錯,那可是咱們兩家的聲譽。”

其實就是他陸家而已,你們林家早就死豬不怕開水燙,再來一次也沒啥的。

林毓雋表示一定有什麽誤會,大秀絕對不會對陸小姐有那樣的示意,還是找他來問問清楚的好。

陸秀才忙說不必,“大秀和重陽並不知道這事兒,既然咱們說開了,也不必告訴他們,免得讓他們有負擔。”

這倒是,若是弟子對先生有了芥蒂,卻不是什麽好事。

林毓雋點點頭,“學兄說的是,只不知道學兄方便告知消息來源否?”

說有人跟陸家提,這個有人是什麽人啊?

後來他有找一些人打探消息,這些人想必沒說什麽好話,是哪些人啊?

也好教咱們林家知道知道,以後劃清界限,別人五人六的一邊背後下絆子一邊稱兄道弟的。

直接兩巴掌拍回去。

陸秀才猶豫了一下,“卓文不必著急,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這件事不如就到此為止,回頭學兄跟三弟說一聲,讓他不必再擔心。”

林毓雋知道他不肯說,便也不強求,陸秀才交往的左右不過那些人,大家的圈子都是互通的。

別叫我打聽出來!

陸秀才看林毓雋那表情就知道對方生氣,一定會去打聽的,也知道這事兒瞞不住,不過總歸不能從自己嘴裏說出來就是,否則自己哪裏還有信譽可言。

士林文人,最重信諾,既然說過不能對人言就不可對人言。

雖然有失坦蕩,卻也守住信諾。

林毓雋自己肯定能打探出來,那就是林家的本事,和自己無關。

林承潤之前試完學問就被他叔兒打發去學堂和林重陽、陸行之幾個玩兒,他被孫兆華等人圍著問東問西的。

林重陽一直瞅著正院呢,估摸著他三伯得要告辭了,就招呼他爹、林承潤去門口等。

外面碰到了送林毓雋出來的陸秀才,他當著林毓雋的面又誇了爹倆,末了表示“要勤懇為學,不可懈怠自滿。”

兩人恭敬應了,陸秀才就讓他們去送送。

林重陽和他爹把林毓雋叔侄送到胡同口,林承潤還依依不舍地跟他揮手。

不過很快他又開心了,不只是他叔叔跟他講小九過年就能回家,還因為張氏給他收拾了一籃子燒肉!

林毓雋把侄子送上馬背,一手把著馬韁繩,轉身對林大秀父子道:“大老爺私下裏也常稱讚陸秀才的學問,考秀才跟他學是綽綽有餘的,不過終究也要個三五年才行,慢是慢了些的。大秀只管把那些程文好好看看,若是背的好了來年未嘗不可一試。”

晌飯的時候林重陽把帶來的燒肉和同學們分了,有倆同學吃得都直掉眼淚,說有一年多沒吃這麽香的肉了。

王連英等人家條件不至於吃不起,平時家裏也會買韓家燒肉,自然知道好吃,但是也並不多吃,只是嘗兩塊就差不多了。

陸行之和孫兆華之前也沒少跟著林重陽吃,所以也並不肯多吃。

沒想到分一圈還剩下一些,林重陽就都送給了那兩同學,說感謝他們幫忙抄書的,那倆同學知道他體貼估計自己體面,自然十分感激,帶回去給家裏人打打牙祭也好。

冬日晝短夜長,午後一個時辰半陸先生就給放假,免得晚了路上不安全。

不過晚上課業也重得多,夜深沈的,不讀書幹嘛呢?

別想偷懶。

晚上韓椿兒燉了一大鍋酸菜,裏面有骨頭、血腸,吃得大家熱火朝天的。

吃完飯,也有力氣溫書。

大家都知道林重陽來年下場,自然不肯讓狗蛋在這裏搗亂,吃過晚飯就讓他回去洗漱睡覺。

屋子裏安靜下來,林大秀在炕前的書桌前溫書,林重陽趴在炕上的箱子上看那些程文。

他要挑選一下好讓他爹有的放矢。

黃知縣縣試水平的習作有兩篇,這個必須要他爹吃透背熟,院試的也要好好背熟吃透,鄉試會試的就先不用看,自己看一下了解此人的好惡即可。

然後就是揣摩黃知縣的政見,根據今年二月的題目,猜猜來年二月他會出什麽題目,看一看他今年取得高高的那些學生的程文,絕對可以了解他的錄取習慣。

猜的差不多了,再把往年的題目拿出來瞅瞅,找那些論點四平八穩的程文來背誦。

《儒林外史》裏也說了“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甚麽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

所以現在很多人就靠著背誦這個投機取巧,當然也多半是水平不夠之人想的法兒,如果是那種聰慧勤學的,自己制藝出色,就算背誦別人程文,自然也不必依靠這個投機取巧。

自從林毓雋拜訪過陸秀才以後,他對父子倆的態度明顯有了很大改善,並不是說要多熱情,但是看他們的眼神卻沒有了那種審視和詰難,這就足夠。這也是林重陽為何不把事情告訴林毓雋,因為不說,那林毓雋就事先不知,這樣假如陸秀才說什麽事兒,他們也以為自己和爹不知道,等誤會解開之後,陸秀才也不會尷尬。

其實解開誤會不是關鍵,關鍵是解開以後怎麽如常,不能讓先生心裏不得勁,看他們父子倆覺得尷尬,那可不妙。

而現在他這樣處理,陸先生和林毓雋私下裏解決,陸先生以為那父子倆不知道,心裏也就沒有什麽芥蒂,反而對父子倆更好,背後在自己的親朋圈子裏,也時常誇讚兩人。

不知不覺中,林大秀父子倆在外被人抹黑的名聲,倒是被陸先生給洗白了。

之後的時間,白天上學陸先生對林大秀比以往更加上心,晚上回來溫書做先生精心布置的作業,林重陽還要給他爹開小竈。

父子倆都是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攻讀,雖然沒有書上誇張的頭懸梁錐刺股,但是用功程度也不比他們差。

凡是能給別人開小竈,堪為人師的,那必然是教一分而知十分的,林重陽尤其如此。

只有自己吃透了,然後才能教別人。

可他畢竟年紀還小,時間一久精力就有些不夠,思慮太過,夜裏竟然出現睡眠不好的狀況,多夢混亂,白天又不怎麽有精神。

有天上課的時候,他居然睡著了!

幸虧陸秀才年底事多,當時不在學堂,否則少不得要挨板子的。

他爹看在眼裏心疼萬分,說什麽不肯他再看。

林重陽道:“爹,我看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你的煎熬了。”

他已經通讀那些程文時文,然後選出適合他爹的一些,又總結一些可能會考的題目。

反正題目都是在四書裏出,只不過這題目範圍也大。

正經的是大題,饒是如此也可能是幾個字、單句、單節、單章等。

另外就是小題,小題題目種類繁多,五花八門,足有幾十種。

什麽截上題、截下題、冒下題,上前下偏等等。

甚至還可以前言不搭後語的那種截搭題,比如《論語述而》中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與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若是出題者出題:述而不作,學而不厭,這還算是好的,叫有情截搭,算是有相近意思,破題也比較好聯系起來。若是出題:述而不作,何有於我哉,這就是無情截搭,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讓人不知所謂,一時間沒有頭緒,不知道怎麽破題連起來。

這種真是讓人有一種束手束腳,螞蟻窩裏排兵布陣的感覺。

這是最變態的,是一些出題官被逼瘋之發明。

雖然四書字句不少,有五萬餘字,但是縣試一年考一次,一次兩場,一個縣令任期三年,這就是六場,在他為官這些年,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如此。

不僅是他,別人也要如此。

不僅知縣如此,知府、提學官也如此,而且除了縣試府試院試,還有歲試、科試,這些都是題目公開記錄在案。

舉國有一十三省。

可想而知這出題難度有多大,若是出重了學生直接背程文出來,你取不取!

人家已經取過的,你不取?

如果知道是程文,還有點法子對付,可一個知縣精力有限,一旦為官他哪裏有那麽多精力和時間去看市面上的時文和程文。

所以市面上數萬的程文時文他根本不知道,萬一有人直接背誦,又是他沒看到,那自然覺得好就是要錄取的。

不知道也罷了,若是知道又被人家拿來嬉笑,那真是要慪死。

若那人有點水平也罷,萬一是個草包,那真是要羞死。

這種情況逼著出題官們絞盡腦汁挖空心思地想不重題,所以這種截搭題就應運而生,直接將破題的難度提高好幾個等級,從初級、中高、高級、困難級別直接到了地獄級別。

不客氣的說,截搭題就是小考出題官們的法寶救星。

鄉試會試這種大考,反而全是正經的大題,絕對沒有截搭題這麽變態的。

也因此很多人慨嘆縣考有時候比鄉試還難,要想入門就已經非常不易。

不過林重陽估計這位黃知縣就算出題也是要出得四平八穩,不會太出格的,哪怕截搭題也不能割裂經義,避免被禦史彈劾說他戲謔聖人言。

他如今對四書已經很熟悉,通篇翻翻,有些太奇怪的不可能出,太生僻的也不可能。

截搭題是必然,但是截搭得應該會穩當一些。

就這麽著,林重陽從歷科的題目裏找那些不生僻的截搭題,按照一二三分級,三級是比較難的,一二是非常穩當,一看就可以知道前後章句的。

找到題目,再找那些比較中規中矩的卷子,太出挑的不要,太憤青的剔除。

他爹不需要出挑,驚采絕艷什麽還是算了,免得太過惹人註意。

能不高不低地取個名次就挺好的。

雖然他有點為他爹委屈,畢竟這樣的臉,去刷刷,但凡答的不錯,估計知縣就會高高的取了。

無他,長臉。

考場裏不客氣的話,有才華的如過江之鯽,還真是不差那一兩個,除非是真的驚采絕艷,否則並不是那麽容易出挑。

所以只要卷子差不多,知縣把長得好看的高高地取了,那是很大可能的。

皇帝點前三甲,還找個俊的做探花郎呢!

其實他覺得林大秀如果用心讀幾年書,也不需要久,三年就好,憑著他自己也可以中秀才的。

而且成績應該不會太差。

不過自己也就是幫他縣試,府試要靠他自己,院試就更不用說,反正第一次也就是去探探路,不抱那麽大希望就不會失望。

過了一場縣試也不錯,算是一名參加科考的生儒,步入讀書人行列,社會地位高不少,小方氏也不能再隨便口出穢言。

這就是當代人對讀書人的敬重和畏懼。

而萬一林大秀運氣足夠好呢,到時候說不定考個童生回來。這時候童生也不是隨便亂叫的,只有通過縣試和府試參加過院試的生儒才能叫童生,如果沒有參加過院試,那是不可以的。

讀書人最重身份等級,絲毫亂不得。

也就是說你只過了縣試,沒過府試,那對不起,你不是童生,只是一名生儒或者學生。而且你沒過府試的,來年也不可以直接去考府試,還是得先參加縣試。

這樣無形中就增加了知縣的工作量和難度,這也是為上級分憂,否則歷年積累的過縣試不過府試的,都蜂擁去考府試,那知府大人不是要累死?

而且縣試和府試是淘汰賽為主,任務繁重,尤其是知府,既要淘汰大部分,還得選拔真正優良者送院試。

好在過了府試就是正經童生,可以直接參加下一科的院試,不必再被蹂躪一回。

到了臘八這天林重陽已經把他爹的小竈開好,然後開始對他爹的地獄式培訓,無時無刻不在背誦高頭講章。

韓椿兒和張氏天不亮就起來熬了一大鍋臘八粥,現在生活好,以前舍不得的東西都放得足足的。

什麽蓮子銀耳、紅豆、紅棗、糯米、核桃的,比外面賣的可好多了。

鄰裏之間會互相饋送節禮,臘八粥、粽子等都算。

這也是林重陽跟張氏說的,別人不管,甚至是遠親也不必搭理,反而是這近鄰一定要送到了。

反正逢年過節的表示一下即可,也不需要額外鋪張,這樣一來如果有什麽事兒,近鄰可以幫忙,別人要想使壞,鄰居都不答應。

張氏本身就是一個心善的,有林重陽提點著,那更處處做到位,心疼歸心疼,做的時候她也不摳搜的,反正已經做了,心也疼了,還是做到位好。

也由此韓家在這一片人緣奇好,哪怕做生意賺錢,也不招附近人的眼紅,若是有陌生人來打探消息,他們還會幫著搪塞過去。

臘八節傍晚,韓大嫂生了一個小閨女,現在營養好,奶水足,那孩子足有七斤二兩。

小名就叫七斤。

韓家因為忙不過來,張氏就和韓大嫂商量,讓她娘過來幫忙伺候一下月子。

年底煮燒肉比往常兩三倍的忙,現在韓大嫂不能幫忙,有些事韓椿兒又不讓外人插手,所以人手不夠用,必須張氏幫忙。

韓大嫂自然也同意的。

到了臘月十五,學堂就給放假,讓學生們自己在家裏溫書,若是有問題,還可以結伴去先生家裏請教。

林家堡有信捎來,讓他們放學就家去,爺倆自然也都答應的。

林重陽讓韓大壯幫他買了一些節禮,什麽年糕、米面、點心之類的,再加上自家的燒肉,用驢車趕著去給陸先生送了年禮。

來年狗蛋也該入私塾讀書,讓韓大壯先和陸先生接觸一下,以後好打交道,讓陸先生對狗蛋也多多費心。

臘月十四的時候悅賓樓就送來又一茬酸菜,張氏忙裏偷閑給林重陽他們包了一頓酸菜餃子,還凍起來一些,想讓他們帶回去。

林大秀不想帶,不過林重陽決定還是帶著。

林家堡不缺什麽,可這是一份心意,他是連接韓家和林家的紐帶,兩家本沒有聯系,現在有了。

誰也不能說以後會不會更近一步,更何況他其實也蠻想讓狗蛋以後多跟林承潤這些人親近,和林家走得近,總比整天在胡同裏當孩子王要更有前途一些。

狗蛋是不肯讀書的,來年直接讓他去,他一定會排斥,讓他多和林承潤接觸一下,他難免也會意動的——原來不只是小九讀書,林承潤也讀的,其他人也讀書。

原來大家不是只有錢小光邱石頭那樣瘋玩的啊。

他和狗蛋約好,等來年上學,就能大家常常一起玩,狗蛋欣然答應願意上學。

十六一大早林重陽就和他爹一起收拾了東西,帶上給家裏人的禮物,然後雇了一輛馬車去林家堡。冬天河面結冰,是沒船可以坐的,只能坐馬車。

路上天寒地凍,北風呼嘯,田地裏白茫茫光禿禿的也沒有什麽好看的,林重陽就裹著棉襖和他爹縮在車廂裏,抱著手爐背書。

平心而論,他覺得林大秀是個好學生,讓學什麽就學什麽,讓怎麽學就怎麽學,估計是因為他腦瓜聰明但是又對學習沒有自己的計劃,別人怎麽教就怎麽學。

林大秀上了將近一年的學,肚子裏也有點墨水,自己破題也像模像樣,林重陽讓他每次記下來,回頭讓伯伯們幫忙看。

其實林重陽在研究黃知縣的那一段時間裏,制藝水平也是突飛猛進的,不過他怕自己野路子會把林大秀帶歪,所以很少直接教他這個。

坐馬車比乘船要慢,且路上有雪,壓實誠就是冰,很容易車輪打滑,更不能走得太快。

結果他們從早上一直到天黑才到林家堡。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